sklearn.neighbors.kneighbors_graph?

sklearn.neighbors.kneighbors_graph(X, n_neighbors, *, mode='connectivity', metric='minkowski', p=2, metric_params=None, include_=False, n_jobs=None)

[源碼]

計算X中點的k臨近點的(加權)圖

用戶指南中閱讀更多內容。

參數 說明
X array-like of shape (n_samples, n_features) or BallTree
樣本數據,以numpy數組或預先計算的BallTree形式。
n_neighbors int
每個樣本的臨近點數。
mode {‘connectivity’, ‘distance’}, default=’connectivity’
返回矩陣的類型:“連通性”將返回帶1和0的連通性矩陣,“距離”將根據給定的指標返回臨近點之間的距離。
metric str, default=’minkowski’
用于計算每個采樣點的k臨近點的距離度量。 DistanceMetric類提供了可用指標的列表。 默認距離是'euclidean'(“ minkowski”度量標準,p參數等于2。)
p int, default=2
Minkowski指標的功率參數。 當p = 1時,這等效于對p = 2使用manhattan_distance(l1)和euclidean_distance(l2)。對于任意p,使用minkowski_distance(l_p)。
metric_params dict, default=None
度量功能的其他關鍵字參數。
include_ bool or ‘auto’, default=False
是否將每個樣本標記為其自身的第一個最近臨近點。 如果為“自動”,則模式=“連接性”使用True,模式=“距離”使用False。
n_jobs int, default=None
為臨近點搜索運行的并行作業數。 除非在joblib.parallel_backend上下文中,否則None表示1。 -1表示使用所有處理器。 有關更多詳細信息,請參見詞匯表
返回值 說明
A sparse matrix of shape (n_samples, n_samples)
該圖為A [i,j]分配了將i連接到j的邊的權重。 矩陣為CSR格式。

另見:

radius_neighbors_graph

示例

>>> X = [[0], [3], [1]]
>>> from sklearn.neighbors import kneighbors_graph
>>> A = kneighbors_graph(X, 2, mode='connectivity', include_=True)
>>> A.toarray()
array([[1.0.1.],
       [0.1.1.],
       [1.0.1.]])